网站地图|

首页> > 专题专栏

早日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胜景

时间:2021-01-25 阅读:661

曾凡银 焦德武



8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考察时,强调要把生态保护好,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,“实现‘人民保护长江、长江造福人民’的良性循环,早日重现‘一江碧水向东流’的胜景”。早日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的胜景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政治任务,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。


实现“一江碧水”愿景必须贯彻“两山”理念。15年前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“两山”理念用朴素的言语,深刻揭示了自然负载价值、创造价值的深刻道理。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胜景,与“两山”理念是一脉相承的。首先,体现了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”这一生态民生观,本质上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彰显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。其次,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,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,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在“两山”理念中,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绿水青山,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。宁要绿水青山,不要金山银山。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“两山”理念已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,只有深入贯彻“两山”理念,才能早日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的胜景。第三,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方法论。经济发展要设定前提,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。要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,终结“先污染后治理、先破坏后修复”的习惯思维和做法,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
实现“一江碧水”愿景必须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一定要保护好。但是一段时间以来,长江病了,而且病得还不轻。具体表现在:生态功能退化严重,接近30%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;沿江产业污染排放基数大,废水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43%、37%、43%;长江经济带内30%的环境风险企业,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,等等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,吹响了长江沿线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号角。以安徽省为例,安徽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以高度的政治自觉,在长江安徽段开展“大保护、大治理、大修复,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”“三大一强”专项攻坚行动,着力解决长江(安徽)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。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地处长江岸边,曾面临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,经过综合整治,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生态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。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,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,也是对经济规律、社会规律的尊重。强调大保护,是要以大保护、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,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相协调;不搞大开发,是要防止一哄而上,刹住无序开发、破坏性开发和超范围开发,实现科学、绿色、可持续的发展。为此,必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、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、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、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,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。


实现“一江碧水”愿景必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措施,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,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,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,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。早日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的胜景,推动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,势在必行。一要加强党的领导。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大仗、硬仗、苦仗,必须加强党的领导,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,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。二要抓好制度落实。要严格按照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总体要求,加快制度创新,强化制度执行,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污染防治攻坚战、蓝天保卫战、环保督察等具体工作,结合河长制、湖长制、林长制等,把相关的制度落到实处。要逐步建立常态化、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,健全多元环保投入机制,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。三要注重协同发展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涵盖上下游、干支流、左右岸及河、湖、湿地等全流域,以及水、路、港、产、城等多个方面。因此,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统筹治污、治岸、治渔。要打破区域、部门和行业壁垒,完善综合管控机制、生态补偿机制、省际协商合作机制、司法保障体制机制,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整体发展。四要推进高质量发展。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,强化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长江水清岸绿产业优,早日重现“一江碧水向东流”胜景。



(作者单位: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)

《安徽日报》 2020年09月08日06版


推荐站点: